如皋人缪新华作词的一首《记住乡愁》拨动了无数人的思乡情弦,春节来临之际,更是令“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如皋人百转回肠,乡愁更浓。定居于苏州、老家在东陈的吕亚琴女士即是其中一位。在她的笔下,最浓的乡愁恰是“老家门前那条小河”……
图为作者老家尚书村的河
“乡愁是故乡门前那条小河”,如皋籍词作家缪新华老师的《心弦为谁拨动》,经央视一播便流传开来。
“活蹦乱跳的童年在心中撒欢”,唱也好听,念也悦心,直至我这等五音不全的人,都觉得耳熟能详朗朗上口。
故乡,总觉得这两个字太过正式了,矫情地以为这“故”字透着生分,要将我拒之门外,所以自以为是的喜欢着另两个字:老家。
年岁递增,恋乡情结愈浓,离家越久,这种情感在心底的积淀也越发醇厚。总想着“如果有那么一段时间”,能悠闲的在老家住个一年半载。
有人说:旅行就是离开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我想说:乡愁就是期待着离开现在待惯了的地方,回到小时候待惯的地方。
老家门前那条小河,梦萦魂牵,挥之不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记得你恬淡的轮廓和温婉的清波。你的臂弯记载了我的年少时光,浸透了我成长的喜怒哀乐,孕育了我灵魂的朴实坚韧。
老家门前的小河,说不上波澜壮阔,却经年不枯不疾不徐,清澈见底的河水浸润出老家的灵秀。在父辈人的故事里,小河从未干涸,即使大旱之年也未见底。
曾经你是人们所有生活用水的源头,因着你的滋养,人们度过了过去的艰难岁月。“你没见过门口小河有现在这么多水”,这是母亲在告诉我“最近雨多”时加上的叙述。
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电视里村庄淹没房屋倒塌,“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却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乐趣:走在水过脚踝的路上,不经意间被一条鱼儿绊到,等想看仔细了,鱼儿又自由自在的游走了。
小河的泄洪能力,无私造福了一方乡民,不太宽广的身躯抵御过无数灾难的肆虐。
作者的女儿和老祖母
老家门前那条小河,承载着祖祖辈辈的重托,浇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
儿时的记忆里,小河是小伙伴们的游戏天地,无忧无虑的岁月,伴随着一声声“扑通”的落水声,定格了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脸。
每一个清晨,小河迎着朝阳,从晨雾氤氲的宁静中醒来,河堤边是纵横交错的田埂和葱翠郁郁的麦浪,一同漾出层层绿波。
打着赤脚的邻人扛着锄头钉耙,脸上挂着微笑在晨色中悠闲徜徉,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的憧憬。
夕阳西下,鸣唱了一天的知了也乏了的时候,袅袅炊烟升起,不远处传来太外婆唤我回家的声音。
记不清多少个日暮时分玩得太过投入的我乐而忘返,直到母亲匆匆赶来,“我是钥匙掉进河里才下水的”——来不及擦干的水花和捉襟见肘经不住推敲的谎言,最终换来的极有可能是“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自然是“永远难忘记”。
这些画面伴着小河,守候成一道永恒的风景线,小河是老家的主人,我们进进出出却从未远离它的视线。
作者的女儿在老家小河边
老家门前那条小河,静静依偎在村子的怀抱,在岁月的年轮中湮没了几辈人的记忆和足迹。
每当外出打工的父亲回来,总能变出一些新且奇的礼物:烧饼、糖果、电子表、花衬衣。这是我和妹妹最幸福的期盼,是我们平淡岁月里的惊喜、美味和小小的奢侈,浓缩了父亲无尽的付出和慈爱。
改革的浪潮改变了老家的村庄的容颜,老家门前那条小河却从未阻隔田园牧歌的桃源诗境:路宽了,村子整洁了。河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河畔的芦花绿了又枯黄,黄了又绿。在异乡做着异乡客的我,来去匆匆风尘仆仆,却能时时撩起尘封的过往,心中永痕留存你隽永的模样。
雪天的小河
进城读书时,老家是“我们乡”;
外出打工时,老家是“我们那座城”;
出门旅游时,老家是“我们大江苏”。
就这样,我把老家的概念偷换得自己都不知不觉,小时候我很小,“老家”也就很小,后来我长大了,越行越远,“老家”也就跟着变大了。
只不过,老家门前那条小河时时在我心底,让我在烟火流年里唏嘘,借梦里摇曳的芦花给故乡捎上我深情的问候:
别来无恙,生我养我的土地。
别来无恙,我淳朴善良的邻居。
那里有小河永远的守望,载着我抹不去的记忆和乡愁。 来源:吕亚琴 如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