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12月2日至12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市司法局、普法办组织开展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法治海门建设深入推进。
六项重点活动
宣传《宪法》
今年集中宣传期间,市普法办主要通过“国家宪法”集中宣传与咨询活动、宪法“巡回演讲”、宪法“七进”、媒体公益普法、宪法宣传进公共场所、“宪法宣誓”等六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12月4日上午,市普法办将在市法治文化广场举办一场以宪法宣传为主题的法治文艺演出,同时相关部门将在现场进行法治宣传,接受市民的法律咨询。“这是一个常规性的活动,每年都举行。”市普法办工作人员介绍道,大型宣传活动能提高市民的法治意识,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更近距离为民解决法律问题。市普法办还将充分利用新成立的“宪法宣讲团”,号召各单位、区镇、学校、企业与“宣讲团”主动对接,通过报告会、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强化宪法意识,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风尚。
活动中,各部门、各行业将在窗口单位、服务岗位开展法律便民、法律惠民活动,通过送法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咨询、播放宪法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法律。
“法律七进”
营造浓厚学法氛围
《宪法》宣传是普法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法活动的必修课,我市的普法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今年是“七五”普法的中期考核年,我市及早谋划、精心准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海门建设,扎实有效开展“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宣传氛围浓厚,宣传效果显著。
在“法律七进”活动中,我市将青少年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狠抓“法律进学校”工作不放松,通过丰富青少年法治宣传形式,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实现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举办“宪法伴我成长”成长(人)礼、“宪法在我心中”征文等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沙龙”“法治主题班会课”等活动。在“宪法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中,由政法系统老少干警组队担任教员,走进全市每一所学校,共有10万多学生接受宪法教育。
根据群众需求,各部门不断创新形式,积极开展法治文艺巡回演出,市司法局、民政局、文广新局、妇联和科协等单位今年共计在全市巡演300多场次。市司法局还整合民间普法力量,主导培育了118个社会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法律送到田间地头。社会组织成为了一支新兴的普法力量。市环保局在“法律进企业”活动中,开展知识竞赛、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法律知识专题培训等,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法治精神。
“谁执法谁普法”
由被动变主动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在执法过程中普法,让市民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机制建设,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市司法局下发《海门市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建立公检法司“谁执法谁普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部门普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精心筛选与群众关系密切、和部门职能相关的172部重要法律法规,制定下发《海门市行政执法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内容和任务;制定季度学法提示制度,每季度选取两部法律法规,精心编写30道学法问答,指导全市各单位学法用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逐渐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的出台,调动了各部门主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各机关部门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法律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精准普法,实现法治宣传从“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全市各部门精心挑选专业能力强、业务精通的骨干,组建了海门市“宪法宣讲团”。几个月来,宣讲团奔赴各镇区、村居、部门开展宪法宣传60余场次,将法治思想牢牢植根在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