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23名知识青年又回到了海安滨海新区,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

作者: V管 loser 2018-10-29 54167

50年弹指一挥间。2018年10月27日,滨海新区迎来了50年前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下放的23名知识青年,他们回到“第二故乡”,倍感家乡的温馨。

1968年10月27日,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的30多名学生们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精神,来到海安原旧场、原角斜,和这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本领。如今,50年过去了,他们一个个白发鬓鬓,儿孙满堂,颐享天年。

50年前的23名知识青年又回到了海安滨海新区,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

50年前的23名知识青年又回到了海安滨海新区,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

当天上午,知青们来到角斜民兵团团史陈列馆。在参观陈列馆后,知青们在陈列馆前合影留念。时任角斜公社团委书记(市水利局副局长退休)景乃昌、团委副书记(市委党校副校长退休)杜秀山得知他们的到来,专程陪同参观。角斜镇老干部支部书记符秀玲全程接待知青的到访。

50年前的23名知识青年又回到了海安滨海新区,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盛世年华。知青们对当年下插的情景历历在目,对滨海新区的未来充满希望。老知青葛景衡(左)就是曹莲凤炮兵班的女炮手,她看到陈列馆内曹莲凤同先后来民兵团的中央领导的合影后十分激动,她说,当年她多次参加表演比赛,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表扬,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激动,民兵团的历史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民兵的奋斗。角斜民兵团首任陈列馆解说员葛桂英(中)在参观完陈列馆后,对景乃昌(右)高兴地说,民兵团的光荣历史永载史册,当年在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建设陈列馆,借助这个红色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40多年来,角斜民兵精神永驻,民兵团建设日臻繁荣,角斜红旗民兵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角斜人民向中国梦再出发。符秀玲说,葛桂英当时下放在周庄村的她家,跟她亲如姐妹,50年联系不断。

知青王丙生老人告诉笔者,当年他下插在双龙村李昌龙家,李昌龙母亲对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当年回城时,李昌龙的母亲揣着省吃俭用的10斤粮票让他带回。谈到这里,王丙生的眼里噙满着眼泪。当得知知青们到访,江海村(原旧场二大对4队)王健就把知青朱平从“队伍”里拉走,接回自己的家,和朱平把酒小叙当年的恩情。

50年前的23名知识青年又回到了海安滨海新区,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

“50年前,我们都是16、17岁的孩子,告别了爸爸妈妈,到海安来插队落户,当时心情特别激动。但是到了这片土地后觉得有点陌生和害怕,孩子们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不用说下地干活儿,是海安的父老乡亲帮助了我们、照料了我们,是房东大婶教会了洗衣做饭,是大叔大婶教会了我们的农活儿,教会我们施肥除草,挖渠开沟,使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成长、成熟。50年弹指一挥间。大家都是老人了,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今天回到第二家乡。我高兴的看到老草房变成小洋房,过去的路没有一点点痕迹,变化太大了,我们非常高兴。我们以后更加要关心滨海新区的发展,把我们的子女们带来,为新区建设加油!”原海安民政局退休干部也是这次知青回乡的组织者沈志华(中)动情地说。

短暂的“回家”让他们流连忘返。在返程的途中,知青们在车内谈笑风生,赞美改革开放,赞美滨海新区新变化。他们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在滨海新区的上空一路回荡。

老知青们在滨海新区这片热土曾经洒下汗水和泪水,他们的芳华永远记录在滨海新区的发展史上。老知青们,我们欢迎您再次回来,祝愿你们健康长寿,福如东海。(作者:康传广    图片:南通知青纪晓苏)

标签:
    论坛申明 1、本论坛名称:码头论坛  网址:seo.matouu.cn
    2、本论坛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码头论坛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本论坛会员发帖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论坛会员不得发布和链接任何有关政治、色情、宗教、迷信、低俗、变态、血腥、暴力以及危害国家安全,诋毁政府形象等违法言论和信息的帖子。
    5、本论坛帖子信息如有恶意诋毁侵权等违法行为请带相关资质联系删除!或到站务处理发帖。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