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南通市委宣传部、新华网
近日了解到,在吕四渔场154渔区,我国首个位于外海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已初具规模。今年3月以来,承担该牧场海底鱼礁投放任务的“浙定45012”工程船,只要是适航天气,都会出海投放鱼礁。据统计,今年已投放人工鱼礁礁体2320个。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我国近海捕捞量超过捕捞承载上限以来,已经“超负荷运转”20多年。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和过度捕捞带来的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我国着力建设海洋牧场,投放鱼礁为鱼儿在海里建个“家”。
省海洋渔业指挥部从2016年起启动南黄海海洋牧场建设,于2017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今年在示范区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全年计划投放人工鱼礁礁体2320个、9万空方左右,形成海洋牧场区面积9平方公里左右。
人工鱼礁为混凝土构件,礁体高达3米,重约6吨。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鱼贝类种苗等措施,修复或构建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索饵以及躲避天敌所需的场所,养护和增加渔业资源,通过对生态、生物和生产运营的系统科学管理,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代渔业模式。
南黄海海床比较松软,为确保顺利投放,专家组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距离南通近海岸直线40海里的吕四渔场154渔区。该海域海床深达20多米,比较稳定,是小黄鱼和银鲳的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据了解,未来,我国将重点推进“一带多区”(近海和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海洋牧场建设,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创建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到2035年,基本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黄海)
来源: 南通市委宣传部、新华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后于 2019-1-5
被一号编辑编辑
,原因: